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根據107年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年報資料顯示,新診斷乳癌個案為逾1萬4千人,換言之,約每37分鐘就有1名婦女罹患乳癌,成為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位。對此,醫師江坤俊也提到,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正式宣布,乳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並指出5種原因會造成罹患乳癌機率增加,同時破解2大迷思,叮嚀大家,還是要定時做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外科醫師江坤俊在《江P醫件事》中分享,近期調查指出,乳癌發生率已經超越肺癌,成為全球之最。以台灣女性而言,發生年齡平均落在45-50歲之間,且一旦得到,毀掉的不只一個人,而是整個家庭。針對乳癌發生率不斷攀升的原因,醫師表示,專家們目前研判是2種原因,第一、環境荷爾蒙,也就是食安、環境問題;第二、肥胖,他說明,肥胖一直是萬惡之源,不僅導致癌症,對於許多慢性病也有相當大的影響。
江坤俊提到,據統計,女性BMI若大於25,得到乳癌的機率會增加17%;若大於30,則增加37%;而極度肥胖的女性,BMI大於35,得到乳癌機率增加60%。另外,其他的危險因子中,最可怕的就是荷爾蒙,尤其是女性荷爾蒙,醫師解釋,如果乳房暴露在許多女性荷爾蒙中,如:初經來得早,在12歲前、或停經停得晚,晚於55歲左右,兩者的月經次數較他人多,罹乳癌機率便稍微增高。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江坤俊指出,未曾懷孕或未曾哺乳的人,得到的機率也較高;換言之,從初經到停經期間,次數下降,也是遠離乳癌的一種方式。而有些人只要胸口痛或不適,就會要求醫師替她執行放射性檢查,事實上,若乳房長期暴露於過多且不需要的放射線下,久而久之得到乳癌的機率也會增加很多。
江坤俊也解惑有關乳癌的2個迷思,第一、有人認為乳房大,得到癌症的機率較高,這是錯誤的。醫師直言,歐美人的乳房普遍比東方人大,可是機率也沒有較高,反而是乳房較緻密的較容易得。第二、服用口服避孕藥或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較可能得到?他說明,其實短期補充,不要超過5年,並不會增加乳癌風險,反而鼓勵很早就停經的人或更年期症狀很嚴重的女性朋友可短期補充低劑量的女性荷爾蒙。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江坤俊說,降低乳癌發生率的方法包括多吃蔬果、避免飲食西化及多運動,國外也已經有研究顯示,保持運動習慣得到乳癌的機率會下降2成之多。醫師也提醒,若有家族史,記得40歲以上每兩年提供一次免費的乳房攝影檢查,且國家統計,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測可降低3成的乳癌致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