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過後情緒失落拉不回來?諮商心理師「3點建議」助恢復能量

▲韓國瑜高雄選前之夜,支持者高喊口號。(圖/記者林敬旻攝)

▲2020總統大選造勢活動,參與者熱烈表達對候選人的支持,資料照。(圖/記者林敬旻攝)

文/諮商心理師陳劭旻(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媒體與公關委員會委員)

大選前後,往往是人們情緒波動非常劇烈的ㄧ段時間。許多關心選舉的民眾會因為選情變動而容易有焦躁易怒、憂鬱、或者失眠的狀況,除此以外也容易因為與親友討論意見時不和,發生衝突而進一步加深負面情緒。以下是諮商心理師陳劭旻提供可能調適情緒的建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給自己適度的空間休息,取暖恢復能量

從負面情緒中調適,首先需要做的是減少刺激來源,因此關掉電視、出門走走、甚至好好睡一覺都是好方法。若是持續的手在電視前面、或者不斷滑手機更新訊息,都只會讓自己的情緒更加焦慮。

轉移焦點雖然是最原始的方式,卻也是情緒很強烈時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搭配一些自己平常從事的休閒娛樂,讓自己有正向的情緒刺激來源,例如唱歌、運動、登山、聽音樂。在情緒低落的時候,也不要忘了找親朋好友一起,共同面對難過的情緒,共同訴說感受、聊聊天,至少能在情緒上得到支持,不會感受孤單。

▲2020總統大選投票當日,民眾等待開票結果,資料照。(圖/記者李毓康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釐清自己的期待,勿將理想過於投射於選舉結果中

選舉的結果會影響許多政治民生的大事,但有時候人們對於選舉的結果有太過強大的失落,是因為將過度理想化的期待投入其中,因此一旦結果不如意,就會感覺個人的理想被徹底否定了。例如,認為自己與某個政治人物的經歷類似,因此他若是當選就代表自己也可以像他一樣翻身,或感覺可以因個人當選立刻找到工作。這些期待原本就是過度理想的,但是因為落選,就會感覺這些希望被否定了,不再有希望。

當選舉結果已經不是選舉,而是個人的價值與理想,自然會在結果失利後感受到無比的失落。因此當結果不如意時,重新思考與反省這份失落的意義是什麼,是否過度將期待放在選舉上,對於個人因應失落也會有幫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0總統大選選前之夜,支持者聲援。(圖/ETtoday攝影中心攝)

3.將選舉當成過程,持續的努力更為重要

選舉反映的是台灣社會中不同的聲音,因此看到結果不如預期,更積極的情緒處理方式是去面對社會的不同,並且決定自己的下一步可以如何行動。是去理解與接受不同的聲音存在,又或者是嘗試溝通與改變他們的想法?

當感受到失落時,會使人感覺無力與脆弱,因此如果有方法找回自己的能量與可控制感,將會對情緒的調適起很大的功用,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把失望化成行動,去造就更多的希望與改變。特別是對一個公民社會而言,選舉只是民主的ㄧ環,因此對於政治真正在乎的民眾,也需要學習怎麼持續在民主不同階段持續關心與努力。如果將選舉的結果當成民主進展的ㄧ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災難性不可挽回的結果,心情上也會容易調適許多。

通常這些狀況都會隨著時間慢慢好轉,短則幾天,長則一至兩週。但是如果情緒狀況遲遲無法改善,仍然建議民眾可尋求專業資源的協助,改善情緒狀況,回歸到一般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