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傷口都能用OK蹦!4個重點要注意...貼關節有小技巧

▲▼創可貼,OK蹦,受傷,傷口,包紮。(圖/CFP)

▲很多人有小傷口都會使用OK蹦。(圖/CFP)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一般人手指受傷後都會用OK蹦包紮,但其實不是所有傷口都能使用OK蹦。醫生表示,OK蹦只適用於創傷較淺的小傷口,如果傷口較深,或者已經感染、潰爛,最好不要把傷口封起來。另外,不建議給兒童用OK蹦進行環狀包紮,特別是在手指、腳趾上,因為萬一包得太緊,可能造成血液不流暢引起組織壞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陸江蘇曾經有一名4歲女童玩耍時用嘴巴啃咬了手指一下,後來發現左手中指有點痛,因為沒出血,奶奶就幫她貼了OK蹦(大陸稱創可貼),但她擔心OK蹦脫落,於是自己又用布條包紮,並用橡皮筋纏裹。兩天後,她打開布條和OK蹦,發現手指腫脹,末節已經萎縮,明顯短於其他幾隻手指,末端發黑變硬,像碳化了一樣。接診的骨科醫生鄧偉判定必須截肢,而截肢後女童左手至少將少了5%的功能。

鄧偉接受《揚子晚報》訪問時指出,一般來說,受傷後手指會有腫脹等不適感,而包紮太緊造成手指末端血流不暢、壞死,給人的感覺也會是腫脹等不適感,同一個感覺,如果是兒童,可能就意識不到危險的存在。

▲江蘇女童包紮不當,手指壞死必須截肢。(圖/《揚子晚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一般不建議給兒童用創可貼,特別是在手指、腳趾上用創可貼進行環狀包紮。」鄧偉表示,這是因為用OK蹦進行環狀包紮,存在一定危險,如果包紮太緊,容易造成手指和腳趾的血流不暢,傷口痊癒速度慢。

「紗布透氣,有利於傷口的癒合,而創可貼的通氣性則較差。」鄧偉進一步表示,一般建議,除了手指、腳趾外,身體其他部位例如臉部、手臂腿腳部,可用OK蹦。

對於傷口的處理,鄧偉建議,有破損的話,最好去醫院進行專業的治療和處理,打破傷風,如果只是有點皮破之類的小傷口,可以用紗布或OK蹦包紮一下。另外,傷口最好每天進行3次創面消毒。

▼不是所有傷口都適合用OK蹦。(資料照/奇美醫院提供)

OK蹦的正確使用方式:
1.在使用OK蹦之前,先要檢查傷口內是否留有污物。OK蹦要保持乾爽,弄濕後要馬上更換,否則相當於把傷口浸泡在水裡,成了細菌滋生的溫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OK蹦的使用時間不能太長,因為外層的膠布不透氣,可導致傷口的繼發感染。另外,貼的時候鬆緊要適度,纏得太緊,會使傷口不透氣而引發厭氧菌感染,還容易使受傷部位的血液循環受阻而發生缺血性壞死。

3.OK蹦只適用於較為表淺、不需要縫合、傷口整齊乾淨、出血不多的小傷口。深而窄的傷口,例如被鐵釘、刀尖等扎傷,則不能用OK蹦包扎,而應在止血後使傷口暴露,以防破傷風桿菌感染傷口。

4.如果是已經感染或潰爛的傷口,創面上有膿液或分泌液,貼上OK蹦只會造成分泌物引流不暢,有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創傷太嚴重的傷口在清創處理以前,也不宜使用OK蹦。燙傷或腳癬等炎症的傷口,也不適合用OK蹦。

▲微博曾經流傳OK蹦的正確貼法。(圖/取自微博)

《家庭醫生在線》也曾經指出,OK蹦包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兩天,使用OK蹦後還要注意觀察傷口變化情况,如果貼了24小時後傷口疼痛加重,或有分泌物滲出,應及時打開檢查,必要時應當及時去醫院診治。另外,OK蹦要貼在有弧度的身體部位,例如關節處,可以先將OK蹦兩端剪開,讓原本的兩塊黏膠變成4塊,再將左上的黏膠往右上方向貼,右上的黏膠往左上交叉貼,最後下方兩塊黏膠的貼法如上。

▲▼非關節、關節處OK蹦的正確貼法。(圖/取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