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國民營養調查可當「免費健檢」惹怒民團 衛福部長承諾檢討

有民眾反映遇到訪員到家中要求抽血。(圖/翻攝島抗青綿羊部)

▲有民眾反映家中有奇怪的人上門要對小孩抽血,引發關注。(圖/翻攝島抗青綿羊部)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網路上有民眾發文指「家中有奇怪的人上門要對我小孩抽血?」引發網友關注,衛福部國健署昨日澄清,是他們委託中研院執行的「國民健康營養調查」,用於了解民眾是否出現營養缺乏,用於政策制定等。但也提到該檢驗「不妨把檢測視為免費健檢」引發民間團體不滿,怒批國健署誤導民眾、罔顧受試者權益。衛福部長邱泰源今日則允諾會進行檢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衛福部長邱泰源出席「健保30愛相聚 健康台灣更有力」全民健保30週年慶祝暨健走活動。(圖/記者洪巧藍攝)

▲衛福部長邱泰源出席全民健保30週年慶祝暨健走活動。(圖/記者洪巧藍攝)

民眾網路發文談論研究人員抽血,提到對於不同意抽血的兒童家長還會以「村長跟衛生所都知情、同意其他人都抽了,為什麼我們不同意」說法試圖說服。國健署後續證實,此為委託中研院進行的國民營養調查,回應還提到「不妨把檢測視為免費健檢,整套檢查在醫院做下來還蠻昂貴」。

台灣受試者保護協會今日發布聲明怒指,根據人體研究法規範中的受試者保護,取得知情同意是最基本的倫理要求,而知情同意是必須以受試者得以理解的方式為說明,並取得同意,其中包含不得有強制、利誘或其他妨害受試者自主權行使的情況,以及給予充分的時間讓潛在受試者思考是否參與研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受試者保護協會指出,有受試者投訴時,如何釐清研究團隊是否依計畫書、倫理與人體研究法執行,仍是包含研究人員所屬研究機構、倫理委員會、甚至試驗委託單位國健署的責任,更有義務釐清民眾的投訴是否有理,而不是想當然爾的回應。

受試者保護協會認為,這顯示國健署並未將受試者保護當一回事,「免費健檢」的說法更嚴重誤導民眾,混淆研究與臨床醫療,令人無法接受,要求衛福部針對此案進行是否有違人體研究法的調查。

邱泰源今日出席全民健保30週年慶祝暨健走活動受訪表示,知情同意是所有研究最基本的權益保障,會了解這次研究在審查與執行過程中,是否因研究人員溝通不周全,導致受試者對研究內容的理解有所落差。衛福部一定會檢討整個研究的過程,確保是否符合行政規範及倫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