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傳統雷射滅黑眼圈? 醫:當心熱破壞...越打越黑

揉眼睛,眼屎。(圖/記者李佳蓉攝)

▲想靠傳統雷射滅黑眼圈?醫師提醒,當心熱破壞,會越打越黑。(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趙于婷/日本東京報導

「黑眼圈」是台灣不少人都有的問題,不論是因為過敏、熬夜或眼袋,黑嚕嚕的熊貓眼總讓人難以擺脫。開業醫師鄭國良表示,亞洲人因為膚色和色素關係,特別容易有黑眼圈,其中又以色素型和血管型居多,不少人會想尋求醫美根治,但反黑等皮膚熱傷害問題也讓人卻步。

為什麼會形成黑眼圈?鄭國良說明,眼下皮膚很薄,幾乎沒有脂肪層,下面就是肌肉和血管組織,所以比較容易看到深色,而黑眼圈又分為血管型、色素型和構造型,其中台灣人以合併血管型和色素型的混合型居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黑眼圈也並不一定是色素,黑色素的形成也分為天生或後天過敏型。鄭國良表示,血管型的就像過敏容易打噴嚏,血液循環較不好,容易色素沈澱,或是皮膚很薄的人容易看到血管。另外,年紀大帶來的皮膚鬆弛老化、有細紋,也會形成眼袋,進而出現結構型的黑眼圈。

而在醫美治療黑眼圈方面,鄭國良指出,以往通常都是使用淨膚雷射、紅寶石、脈衝光等方式治療黑眼圈,但這些屬於「熱破壞」的治療方式,皮膚難免會出現結痂、反黑,且恢復期也較長。他進一步指出,眼下是真皮黑色素,以前雷射是光熱破壞,但眼下皮膚本來就很敏感,雷射熱太多就容易反黑,更造成色素沈澱,而在施打的過程,也可能就會伴隨熱傷害,最後可能變成適得其反,黑眼圈越打越黑。

由於門診常見黑眼圈病患求診,鄭國良也特別專研利用皮秒雷射治黑眼圈。鄭國良笑說,當初是做雷射靜脈曲張,想說試試看血管型黑眼圈 ,沒想到有不錯的效果,後來進一步進展到色素型雷射。

皮秒雷射打黑眼圈。(圖/記者趙于婷攝)

▲鄭國良醫師專研利用皮秒雷射治黑眼圈。

鄭國良說明,目前市面上的皮秒雷射儀器不少,但波長都不一樣,但因為光吸收太強就容易爆發,可能造成熱傷害,因此在臨床經驗中發現皮秒755波長對黑素色是最佳波長,由於眼下皮膚很脆弱,因此原理上必須是很溫和的破壞黑色素,而蜂巢皮秒剛好適用在黑色素的短脈衝技術。

為什麼755波長最佳?鄭國良說明,蜂巢皮秒是透過光震盪原理崩解色素顆粒,可大大減少熱破壞。他進一步表示,這樣的光震盪、光分解產生的破壞較溫和,蜂巢聚焦探頭,也可刺激膠原蛋白再生,對皮膚多了一層幫助。

以往雷射無法根治黑眼圈,大多都轉為保守型治療為主,例如擦去除黑眼圈的保養品、美白產品等,但通常無法真正破壞黑色素。而傳統雷射大多都是讓組織壞死,鄭國良表示,蜂巢探頭可把70%的能量聚集在尖端點,高能量可以讓表皮產生空泡化,也就是膠原蛋白再生的過程。

老化,抗老,老人,睫毛膏,保養,化妝,彩妝,皺紋,紋路,痘痘。(圖/達志示意圖)

▲皮膚鬆弛老化,容易結構型的黑眼圈。(圖/達志示意圖)

但並不是每位患者都會立即見效,鄭國良解釋,曾收治過一名混合型黑眼圈的工程師,打到第7次才改善。而一般色素型大概也約要施打3、4次。他表示,對於黑眼圈要溫和去除、漸進式改善,且根據目前兩年經驗來看,復發率比例較低。

對於黑眼圈這樣突破性的治療,鄭國良追蹤了台灣黑色素型48位案例,結果有69%平均有5成的改善,結果也在雷射創新應用亞洲論壇上發表。但他也提醒,皮下本來就需要血管,所以皮膚較薄的血管型患者不可能把血管都打掉,因此血管型治療沒有黑色素改變差異那麼大,相比之下色素型的改善還是較明顯。

最後,鄭國良也提醒,黑眼圈除了和先天體質有關,平時還是要盡量少熬夜,熬夜雄性激素會增加,容易造成血管擴張,形成血管型黑眼圈,另外,本身膚色較黑的民眾,雷射改善效果已是有限。而透過皮秒雷射改善黑眼圈的民眾,有些人施打完還是會紅個2-3天或有輕度小結痂,因此術後也要做好保濕、防曬。

皮秒雷射打黑眼圈。(圖/醫師提供)

▲台灣人以合併血管型和色素型的混合型黑眼圈居多。(圖/醫師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