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脫序是青少年對家庭的集體呼救:來看看我最真實樣子!

▲青春期是個令人困惑的生命階段,走進那個年紀的我們看來好像非常獨立,其實心裡正渴望一個更能理解自己的父母親。(圖為示意圖/《誰的青春不迷茫》劇照,下同)

作者:許皓宜
摘自:如何出版社《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讓你沮喪的不是人生,而是你的焦慮》

●精選書摘

恩恩:

既然前幾次的日記都是從妳開始,那麼這回就讓我先起頭好了。

我今天和以前老同事施阿姨一起吃飯,她女兒小時候常常跟妳在一起玩,妳還記得嗎?就是妳常常叫她「丫頭」的小妹妹,她國中畢業以後到國外去念書,然後一直留在那邊工作。今年年初,這丫頭突然帶了一個男人回家過年,是個和我們語言完全不通的黑人,兩個人還手牽手說要去辦結婚登記,簡直把妳施阿姨給嚇昏了。妳說結婚這麼大的事情,長輩怎麼可能馬上就答應呢?結果妳丫頭妹妹說她對父母感到失望,說她爸媽有種族歧視,不懂得尊重他人,就像小時候沒有尊重她的意願,就隨意把她「拋棄」到國外……這丫頭還說,爸媽都已經造成她這麼多年的痛苦了,最後竟然連她想要嫁給一個帶給她快樂的男人都不願祝福,於是年假還沒過完,她就氣得拉著那男人又出國去了,好幾個月過去都沒有和她爸媽聯絡。妳施阿姨和她先生第一次被女兒這麼嚴重控訴,兩人失望又傷心極了!

天下父母心啊,父母所做的一切不都是為了孩子好嗎?好意怎麼會被負面解讀呢?

妳施阿姨跟我說這件事時,哭得好傷心,我心裡也跟著難受,想起妳說的克萊茵女士和她女兒的故事—一個女兒竟然沒有去參加母親的告別式—如果當時是我躺在棺材裡,我的靈魂看到這一幕,一定會流下非常遺憾的眼淚。

恩恩,人家不都說女兒應該是最貼心的嗎?怎麼好像很多女兒其實對媽媽有許多怨懟?我們到底是哪裡做不好,讓你們這麼不滿意呢?

媽媽


媽媽:

我為施阿姨家裡發生的事情感到遺憾,雖然我本人不在事發現場,無從評論,但我稍微可以理解丫頭的心情。

媽,您說丫頭對她爸媽說的一席話,是「負面解讀」父母的好意,我卻要告訴您,頭連這些藏在心底的真心話都敢說得出口,或許才是一種真正想要親近父母的表現;雖然表面上看來,丫頭好像是氣得出國去了,但我想她說出這些話以後,心裡比誰都不好受,所以恐怕是「躲」到國外去了

我們常常因為一個人外表的強悍而忽略他內心的脆弱—就像丫頭表達的是一段充滿脆弱的過往,但她旁邊的人卻只記得她的不滿、她的控訴和她的生氣—如果是我的話,下次我搞不好就不敢開口了。呵呵……如果只是要維持一個家庭和樂的假象,那誰不會呀!嘻嘻哈哈,鬼扯些沒有意義的對白,拉開喉嚨發出一些高昂的笑聲,只要讓空間裡頭充滿熱鬧的氛圍就好了,誰需要懂得家人的心裡到底在想些什麼?

媽,比起這些,您能不能體會一直以來都乖巧無比的丫頭,竟然願意說出一席可能挑戰父母的真心話,對她來說是多麼不容易啊!當然,我想她說這些話時鐵定看來囂張、無禮,令父母傷心,然而人似乎就得透過這樣的武裝,才能毫無保留地去碰觸那些連自己都陌生的感受

莎士比亞的悲劇故事《李爾王》裡也有一位願意說真心話的女兒。李爾王在他年邁想要退位的時候,找來三個女兒詢問:「告訴我,妳們當中誰最愛我?」大女兒和二女兒都憑著花言巧語哄得父親歡心,得到豐厚的國土作為獎賞,只有小女兒告訴父親:「您把我生下來教養成人,我也恪盡自己的名分愛您、敬重您,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可是如果有一天我出嫁了,我的丈夫勢必擁有我一半的愛和關心。假使我只愛父親一個人的話,我不可能像兩個姊姊一樣去嫁人的。」聽到這麼老實的話,這位國王爸爸怒了,直罵小女兒沒有良心,於是將原本要給她的嫁妝,分給兩個「說」愛說得一流的姊姊,然後和小女兒斷絕關係,把她給趕了出去。

可惜李爾王心裡明明最偏愛的是小女兒,原本也打算要跟著她去安養天年的,或許是期望太高,所以失望太深,聽不到甜言蜜語的他,一怒之下竟然對忠厚的小女兒破口罵道:「像妳這樣不能在我面前曲意奉承,當初不如別生下妳!」


▲莎士比亞《第一對開本》(圖/維基百科)

小公主傷心地離開王宮,跟著一心一意愛她的法蘭西國王,到遠方去成為一國之后;其他兩個女兒將李爾王所有權財騙到手後,很快露出對父親不耐的馬腳,想要大筆刪去父親退位後還享受著的優厚待遇,李爾王在兩個女兒之間被趕來趕去,才明白小女兒願意說真心話的可貴,但為時已晚—一場暴風雨中,李爾王精神錯亂,變得瘋瘋癲癲。

莎士比亞這齣戲真是個親子人倫大悲劇,最慘的不是李爾王淪落成荒野中的瘋子,而是甜言蜜語不只在談戀愛或工作上好用,連親子之間都要倚靠這種假面才能維繫,可見我們腦袋裡充滿「幸福家庭就要一團和氣」的荒謬想像,直到付出極大代價後才理解:不完美的往往才貼近真實

除了李爾王之外,故事裡還有另一位被說假話的孩子騙得慘兮兮的父親—一位對李爾王還算忠心的臣子葛羅斯特。葛羅斯特有兩個兒子,老大是合法的婚生子,小兒子是他在外遊戲歡場後的私生子。這位父親最要命的就是老把「合法的大兒子」「不好意思承認的小兒子」這種話掛在嘴邊。所以,這位飽受世俗排擠的小兒子心裡總是這麼想:
「為什麼別人要叫我私生子?為什麼我比人家卑賤?我的體格健壯、容貌端正,哪一點比不上合法的兒子?為什麼我就要被冠上庶出、賤種?難道在興奮的姦情裡,得天地精華和父母元氣生下的孩子,還不如一個擁著無趣老婆、在半夢半醒間製造出來的蠢貨嗎?

好,合法的長子,我一定要得到你的土地。等著瞧吧,庶出的我將要把合法的長子壓在底下。」

可憐這孩子年紀輕輕就心靈扭曲了,來自原生家庭的痛苦成為縛在他心上的詛咒,葛羅斯特俊美的私生子就這樣成為戲裡最可惡的大反派—他勾引李爾王的大女兒和二女兒,讓她們自相殘殺、想毒害自己的老公來嫁給他,還陷害自己的父親葛羅斯特被人挖去雙眼,甚至施計謀害重修舊好的李爾王和小公主,反正幾乎所有人的死都跟他有關,讓這部原本可以化悲為喜的團圓劇演變成不折不扣的災難片。最悲慘的是,明明他是個爛到讓人想要砸雞蛋洩憤的角色,你卻可以合理地感受到他為何變成今天這副德性。

媽,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大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揀選那些讓自己比較容易在家庭裡生存下去的話來說,也學習如何觀察家人的臉色後再思行動,然而當青春期之後,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原本在家庭裡所信奉的似乎也變得不大對勁。這是人格在我們內心形成最重要的奮戰時刻—有些年輕孩子會大聲抗議、有些則藉由變化極大的行為來提醒父母:看看我吧,聆聽我吧,我想讓你知道我最真實的樣子!

這怎能稱為叛逆期呢?所有的脫序、桀驁不馴,不就是青少年對家庭的集體呼救罷了。媽,丫頭當年在這麼重要的青春時期,卻深刻感受到父母親不在身邊,我想這或許是她之所以形容自己「被拋棄」的原因吧。

青春期是個令人困惑的生命階段,走進那個年紀的我們看來好像非常獨立,其實心裡正渴望一個更能理解自己的父母親

丫頭雖然已經過青春期了,但從她的行為我明白,她想被父母理解的渴望,從來都不曾死心—我和您的交換日記對我來說也是同等意義。

這難道不是件好事嗎?我們沒有選擇被痛苦綁住,而是想把痛苦化為可以超脫痛苦的力量。

我們心裡的孩子仍是懷抱希望的。



★本文經如何出版社授權,摘自《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讓你沮喪的不是人生,而是你的焦慮》

★這些人事物及場景,你是否似曾相識?
◆執意把衣服折得一絲不苟的人,什麼原因讓他執著於整潔?
◆不敢上公共廁所的學生,真的只是害怕細菌嗎?
◆不斷開關電燈的年輕人,心裡真正想關掉的是什麼?
◆沒辦法平心靜氣和大主管說話,真的只是因為老闆太機車?
◆沒辦法拒絕強勢的女人,難道不是因為她身上有些似曾相識?
◆堅持不願吃路邊攤,或許和童年的窮酸感有關?

★留在過去的遺憾,會變成無法擺脫的宿命,唯有覺察和表達,不同的可能性才會開啟。

您有滿腹媽媽經、爸爸經想大聲說出來嗎?《ETtoday東森新聞雲》親子版歡迎您來分享育兒心得,灌溉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來稿請寄「parenting@ettoday.net.tw」,並請註明「個人簡介」。本報保留篩選、修改權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更多孕兒、婆媳、婚姻相關話題(報喜文、集氣文、抱怨文等),歡迎加入「歐膩的育兒媽媽經~姐就是要碎碎唸」臉書社團一起交流討論,也歡迎大家秀出任何寶寶照、懷孕照、個人美照跟臉友分享。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親子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