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出去的語音重聽好幾次 這3種社交焦慮你也有...

▲講電話示意圖。(圖/記者周宸亘攝)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購物、交友、工作……網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的方便,但也像漁網一樣把有些人緊緊「套牢」,甚至影響一個人的情緒。有專家就針對社交網站焦慮的3個現象給予一一解讀,你不妨來看看自己是否也這樣。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從2014年起,對1787名19至32歲的民眾進行問卷調查,研究他們對臉書、推特等時下最受歡迎的11家社交媒體的使用習慣及對他們產生的影響。結果顯示,在平衡了種族、性別、婚戀等影響因素後,使用7至11個社交平台的人,出現憂鬱症狀的機率是僅用2個以下平台人的3.1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杭州市七醫院情感障礙病區主任譚忠林博士指出,從一年前開始有意識地去瞭解患者的社交平台使用情況,結果發現很多人每天在社交平台上花費的時間要超出2個小時,尤其是在焦慮或憂鬱的患者中,10個人中有4個存在這樣的問題,而且他們的表現往往已誇張到了周邊人難以理解的地步。

「每天捧著手機當低頭族,隨時不忘刷新朋友圈,發了語音訊息總想重聽一遍……小小的手機APP,改變了無數人的社交模式,甚至生活模式,也令不少人感到某種『社交焦慮』。」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吳楓博士,針對種種現象給予了一一解讀。

現象一:每次發了圖片或消息,就要捧著手機不停地刷新,看看有沒有人留言或按讚。

專家解析:對這種互動特別關注的人,往往希望自己在別人心裡是重要的,希望能夠獲得眾人的關注。其實這是一種基本的心理需求,但過分關注手機中的互動,可能代表著此人在現實中得到的關注不夠。

▲滑手機示意圖。(圖/記者張一中攝)

現象二:每次發出去的語音訊息,都忍不住要重聽一次,甚至重聽好幾遍。

專家解析:大部分人是否重聽語音訊息,往往與說話的對象有關。對於比較重視的人,或者所說的內容比較重要時,會重聽消息,確認內容正確與否、自己說得好不好,這是比較正常的情況。

如果每一條都重聽,則說明存在輕微的焦慮,有不安全感,在人際關係中很害怕自己出錯或表現不佳,比較在乎外界對自己的評價。同時,聽自己的聲音可能還有一種自我心靈對話的效果,類似於自言自語,能夠起到一定的增強安全感、緩解心理壓力的作用。專家建議,這類人可以適當增強自信,對外在評價不要過於敏感。

▲低頭族示意圖。(圖/記者周宸亘攝)

現象三:常見「曬一族」,有曬娃的、曬吃的、曬恩愛的、曬旅遊的……

專家解析:曬,本身是一種分享。在社交平台上,人們覺得能看到的人都是自己的朋友,願意把自己覺得美好的東西分享給大家。曬的大多數照片,比如孩子、美食、美景等,都是正常地傳遞一種愉悅感,與炫耀性的曬是兩回事,無需過度解讀。

對於看照片的人來說,對照片的評價往往帶有一種心理投射,比如沒有孩子的人一看到曬孩子就覺得嫉妒、悲傷,可能是自己內心有所缺失導致的,與曬的人無關。

不過,既然是一個社交圈子,身處其中的人就應該把握正常的社交禮儀,多考慮他人的感受,曬者一定要適度,看者也要保持心態平和、用美好的眼光關注他人,這樣才能避免心理失衡產生矛盾。

參考來源:健康時報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