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東西會有罪惡感嗎? 5招分辨你「真餓」還「假餓」


▲如果只是嘴饞,那是「情緒紓壓」的飢餓。(圖/達志/示意圖)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當你在工作或感情上遭遇不順時,總會想大吃大喝來宣洩情緒,而食物通常能視為一天生活的安慰,但就算你心情沒有不好,無聊時也總想開開冰箱,找找有沒有食物可以吃。國外網站《Elite Daily》分享5招教你分辨到底是「生理需求」的飢餓,還是「情緒紓壓」的飢餓,就別再為了暴飲暴食而後悔了

1.如果只是嘴饞,那也是情緒上的發洩
通常真正肚子餓時腸胃會發出聲響,但當你只是嘴饞想品嚐食物味道時,你可能掉進「情緒紓壓」的飢餓。

2.一下就感到肚子餓,通常是情緒上想舒壓
當你尋求情緒慰藉時,會有強烈慾望想進食,而生理上的飢餓感通常會需要時間累積,雖然在壓力過後嘴饞吃個巧克力,可以也是你瘦不下來的原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3.進食完仍不滿足,那你不是真的餓
肚子餓時會隨著進食的多寡跟時間,慢慢有飽足感,但若是吃完東西的你仍不滿足,或還想繼續吃的話,那代表是情緒性飢餓的訊號。

4.吃完東西會有罪惡感,那是情緒性的反射
生理需求的飢餓感會在進食完多了份滿足,但情緒紓壓的進食,會伴隨無限的罪惡,所以當你吃東西前覺得掙扎、怕變胖時,那其實代表你已經飽了,你只是情緒性的飢餓而已。

5.如果特別在意食物的品牌,那八成是想尋求慰藉
當你是生理需求的飢餓時,簡單的食物就能讓你滿足,但如果是在某些食物種類或品牌有特別愛好時,那八成是掉入情緒性的飢餓了。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